介质访问子层的协议逻辑,其实说白了就是节点之间怎么抢信道、怎么省电。WSN 那点事儿你懂的,节点多、电池少、还得跳来跳去传消息。这个自控实验报告讲得还挺清楚,尤其是对 S-MAC 协议 的,思路清晰,还附了 Matlab 仿真代码,实战派一看就懂。

能量效率、信道利用率这些点讲得挺全面,比如 S-MAC 怎么通过周期性睡觉来省电,还设计了同步机制,一块醒、一块睡,挺有意思的。

你要是做 无线传感网络(WSN) 相关项目,这篇文档就值得参考。尤其是那段讲 竞争型 vs 分配型 的分类,配合实际应用讲了好几种协议的优缺点,脑子一下就清楚了。

里面的 Matlab 代码也不复杂,跑起来看看效果,调调参数,适合动手练练。如果你最近要写 MAC 层算法,或者搞能量优化策略,这份报告挺适合用来搭思路的。

哦对了,延伸阅读可以看看 IEEE 802.11 协议 的那篇文章,MAC 层和 PHY 层的规范讲得也挺细,能帮你建立更完整的网络协议理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