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电机仿真计算的数学模型,用的就是同步速旋转的 MT 坐标系下的那套公式,结构清晰、推导也不绕,挺适合搞控制算法建模的兄弟们直接上手。不光公式全,VxWorks BSP 那一块也有,是基于龙芯 CPU的开发系统,有实际项目经验的都懂这点多重要。你要是也在搞电机系统、控制逻辑或者嵌入式仿真,那这份资料还是蛮值得一看的。
双馈电机仿真模型与龙芯CPU VxWorks BSP规范1.02
相关推荐
双馈电机技术优势1.02龙芯CPU开发系统VxWorks BSP规范
双馈电机的优势其实挺的,它的励磁比同步电机多了三个可调参数,像是励磁幅值、励磁频率和励磁相位,调节的范围比传统电机更广。对于现代交流调速系统来说,双馈电机无级调速效率高,系统成本低,投资也比较少。是在大功率应用中,像风机、泵类等,调速和变频装置成本更是大幅降低,提升了性价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投资,简直是调速系统中的“性价比之王”。你如果做一些工业自动化项目或者大功率电机应用,双馈电机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值得了解一下。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6-10
龙芯CPU开发系统VxWorks BSP规范解析
双馈电机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可调节电网的无功和有功功率、高效率及改善功率因数的特性,适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等机械的调速传动,有效解决水电站水头变化和江河泥沙含量对水轮机发电的挑战。其调速系统在超同步和次同步工作状态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能,可灵活调节转速以适应不同需求,具有抗干扰能力。
算法与数据结构
12
2024-08-27
龙芯CPU开发系统VxWorks BSP规范优化
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较为简单,其中励磁绕组F和补偿绕组C位于定子上,电枢绕组A则在转子上。励磁绕组F的轴线称为直轴或d轴,主磁通φ沿d轴方向。电枢绕组A和补偿绕组C的轴线为交轴或q轴。虽然电枢绕组旋转,但通过电刷接线板的换向器分为两支路,电刷确保每支路中导线的电流方向一致。因此,电刷位于磁极中性线时,电枢磁动势的轴线始终限定在q轴位置,表现为静止绕组效应。这种等效的静止绕组称为“伪静止绕组”。电枢磁动势的作用可由补偿绕组磁动势抵消,或由于作用方向垂直于d轴而对主磁通影响微小。因此,直流电动机的主磁通主要由励磁绕组的励磁电流决定,这是其数学模型及控制系统相对简单的基本原因。
算法与数据结构
16
2024-09-14
龙芯CPU开发系统VxWorks BSP规范版本1.02转矩和运动方程
(3)转矩和运动方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
13
2024-07-13
双馈电动机数学模型解析
双馈电动机多变量非线性数学模型
双馈电机由异步电机双侧馈电构成,其分析方法与异步电机相似。作为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
忽略空间谐波,假设三相绕组对称,空间互差 120° 电角度,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按正弦规律分布。
忽略磁路饱和,假设各绕组的自感和互感恒定。
忽略铁心损耗。
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绕组电阻的影响。
为简化分析,将转子等效为三相绕线转子,并折算到定子侧,使折算后的定子和转子绕组匝数相等。电机绕组等效模型如图 2.5 所示。
图中,定子三相绕组轴线 A、B、C 固定,以 A 轴为参考坐标轴;转子绕组轴线 a、b、c 随转子旋转
算法与数据结构
14
2024-05-19
无刷电机仿真模型实现与分析
这是一个无刷电机的仿真器,在MATLAB下运行过,效果不错。通过该模型,可以深入分析无刷电机的性能,优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展示了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方便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Matlab
14
2024-11-06
龙芯CPU兼容的MariaDB 10.0.14安装包
MariaDB 10.0.14安装包已适配龙芯3A3000和3A4000。安装完成后,请使用指定命令启动,安装路径为/usr/local/mysql。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MySQL
10
2024-09-14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风机双馈发电机仿真模型
提供了基于Matlab的风机双馈发电机仿真模型,适合用于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作业。所有源码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可以直接运行。如有任何使用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Matlab
14
2024-07-30
Simulink中的双馈感应电机模型设计
Simulink平台提供了详尽的双馈感应电机模型,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掌握。
Matlab
14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