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Hat Linux 上的 Oracle 10G 部署,说起来确实不轻松,但搞明白了之后,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整个流程比较长,涉及系统配置、权限设置、监听器、还有一堆参数调优。像listener.ora
和sqlnet.ora
这种配置文件,得一个个去改,但一旦搞定,数据库跑得还蛮稳。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0是个比较稳的老版本,用来搭 Oracle 10G 再合适不过了。系统要提前打好补丁,GCC 编译器和兼容库也得装上,像compat-libstdc++
这类包就别漏了,不头装 Oracle 会报错。
oracle 用户记得用非 root 来建,权限加在dba
组,系统文件/etc/security/limits.conf
里那几个nofile
和nproc
参数可别忘了改。要不然内存、进程一超,装着装着就卡住。
安装介质大多是 ISO 镜像,挂载上后直接跑安装程序,推荐用Custom Install
,路径设成/u01/app/oracle
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方便后期维护。
装完数据库,用dbca
或者sqlplus / as sysdba
来建库都行,前者图形界面,图个省事;后者适合手动控细节。字符集、表空间这些配置,按实际业务来选,别一股脑默认。
监听器配置就得翻下listener.ora
和tnsnames.ora
,路径在$ORACLE_HOME/network/admin
下。搞定后用lsnrctl start
启动,再用lsnrctl status
看看监听跑起来没。
远程连不上的话,率是sqlnet.ora
没设好,还有端口防火墙也得放开 1521。加上Oracle Net Services
这些组件要跑通,才方便开发或客户端连库。
安全这块,强密码策略、数据库审计,能开就开。Oracle 的默认账号太多了,没用的都给锁了。再装个OEM(Enterprise Manager),图形化界面监控还蛮方便的。
性能调优推荐从init.ora
或spfile
下手,SGA、排序区这些参数别小看,跑批、查询都能提速不少。还有redo log
文件大小,最好按实际业务量配。
备份用RMAN最稳,建议开启归档模式,数据掉不了就靠这一步。再定期备一下,全量+增量组合一下,效率也高。
排错常用日志是alert.log
和trace
文件,路径在$ORACLE_BASE/diag
下,一出问题先看这儿。oradim
虽然是 Windows 专用,但 Linux 下用ps
查进程也能搞定。
,Oracle 10G 在 Linux 下的部署是个系统活,不熟别硬上,建议跟着靠谱教程一步步走。下面这些文章我觉得就挺有参考价值:
- RedHat Linux 安装 Oracle10g 详解
- 征服企鹅:Linux 系统 Oracle10g 数据库部署指南
- Redhat6.3 单机安装 Oracle10g 详细指南
- Oracle10g 在 Linux 环境下的安装指南
如果你在用 VM 或者老 Linux 环境,可以重点看看上面的文章,多坑都帮你踩过了,照着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