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的 UWB 信道模型实现还挺有参考价值的,用 MATLAB 写的,基本复刻了 03 年那篇经典论文的模型流程(就是 Foerster 他们那篇)。支持 CM1 到 CM4 四种典型室内通道类型,想自定义参数也行,蛮灵活的。
UWB 的多径效应模拟得比较真实,尤其是符号间干扰(ISI)这块做得比较细,超出的部分还会自动加到下一个符号周期里。你只要把输入离散信号丢进去,它会帮你做卷积,通道响应也能随你选。
采样时间和符号周期是两个主要参数,建议先理解它们的关系。比如你设采样时间 = 0.02
,符号周期 = 100
,那代表的是 2ns 符号周期、20ps 采样分辨率,时间精度高,对 UWB 这种纳秒级别系统来说刚刚好。
另外它的卷积方式挺直白的,支持多路径衰落的模拟,每次衰落的路径都会单独。输出的时域波形也比较干净,方便后续做解调或其他后。
如果你在搞 UWB 通信、做仿真建模,或者要验证自己的接收算法,这套代码还挺能省事的。你可以参考一下相关的 UWB 仿真资料:UWB 仿真算法的 MATLAB 实现,和这个模型是一个思路。
如果你对多路径感兴趣,多径信道中的指数衰落模型也可以顺带看看,蛮有启发的。
,仿真 UWB 信道要的就是精度和灵活度,而这套实现,两个都兼顾到了,拿来调一调参数直接用也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