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网络(Cognitive Networks)和动态频谱接入(Dynamic Spectrum Access)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无线设备数量的快速增加和频谱资源的紧张,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成为一个紧迫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新兴技术,通过自适应感知环境并智能调整操作参数,以提升频谱利用率。探讨了认知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及其在多节点认知网络中的发展和关键技术挑战,还介绍了智能算法在认知引擎开发中的应用和规则制定的重要性。
认知网络与动态频谱接入技术
相关推荐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频谱接入与管理
本研究调查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和管理问题,重点关注频谱感知、动态频谱接入和频谱共享。它探索了利用未授权频段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容量的方法,并提出了优化频谱接入和管理的算法。研究结果对设计和部署下一代认知无线电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Access
12
2024-05-30
动态频谱接入认知无线电
下一代动态频谱接入认知无线电
Access
23
2024-05-26
下一代网络与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及认知无线电网络
在当今世界,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无线网络受到固定频谱分配策略的限制,导致大量频谱资源被不规律地使用或浪费。根据研究显示,已分配频谱的利用率在地理上存在巨大差异,从15%到85%不等,并且随时间变化表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现象突显了现有频谱分配方式的低效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通信范式来更高效地利用现有的无线频谱资源。这一新的通信范式被称为下一代网络(xG网络),同时也称为动态频谱接入(DSA)和认知无线电网络。重点介绍了xG网络的概念、技术原理及其面临的研究挑战。认知无线电技术使无线设备能够感知其周围的频谱环境,并动态调整操作参数,核心在于智能检测空闲频段
Access
17
2024-08-17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频谱接入与管理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动态频谱接入与管理涉及在未被许可的频谱部分智能地访问和使用无线频谱。该技术能够在频谱使用受限的情况下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性能。
Access
8
2024-05-20
基于动态时空数据的认知车联网频谱感知与共享技术研究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迅猛发展,车联网所需的通信技术面临着频谱资源紧张的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认知无线电技术成为一种有效途径,能够与授权用户共享sub-6 GHz和毫米波的异质频谱资源,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然而,车联网复杂的动态环境限制了频谱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利用多源动态时空数据挖掘和学习车辆轨迹、交通流变化规律的方法,指导频谱的感知和共享。通过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分析,验证了提出方案在提升频谱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数据挖掘
15
2024-07-20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协作频谱感知优化MATLAB开发
如果你做认知无线电(CR)相关的项目,会遇到频谱感知的难题吧。其实,协作频谱感知是这项技术的核心,通过让不同的设备共享信息来提高频谱检测的准确性。MATLAB 开发的优化程序在这里就挺有用的。它通过能量检测实现协作感知,能有效减少误检测。你可以通过调整阈值选择和协作策略来优化感知性能,也能探索不同的信息融合方法,提升系统的准确性。,也要注意通信开销和能量消耗,找个平衡点比较好。MATLAB作为工具,其信号和通信库了丰富的支持,你实现这些优化算法并进行仿真测试。压缩包里的资源包含相关代码、仿真图以及数据文件,能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优化方案。,这个 MATLAB 程序对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性能提升有
Matlab
0
2025-06-24
09年新书,感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接入和管理
09年新书,很好的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接入和管理,下面是IEEE的书评:该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一般介绍,回顾了通信架构和技术,以及资源分配协议和动态频谱接入,讨论了特性、研究挑战和标准化。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了以动态频谱接入系统分析为重点的无线系统设计。介绍了信号处理和优化技术的基础,以及博弈论和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遗传算法和模糊逻辑)的基础知识。最后,第三部分详细讨论了动态频谱接入和管理。介绍了动态频谱接入的模型和架构,并详细描述了它们。作者首先介绍了集中式动态频谱接入模型,然后集中在分布式方法上。分布式动态频谱接入是一种"}
{
Access
9
2024-07-16
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机制研究
这里提供了关于认知无线电的相关资料,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下载查阅。此外,还有关于频谱感知的代码,供需要的同学使用。
Matlab
8
2024-07-24
HSPA高速数据接入技术
高速数据流的救星——HSPA 技术的上下行组合真的蛮实用的。是下行的HSDPA,像是在给老旧的 UMTS 系统插上了翅膀。自适应调制、快速调度这类技术,说白了就是能看你网络状态“聪明”地分配资源,响应快,传得多,体验也自然跟着提升了。
上行用的E-DCH就像是会见风使舵的传送带。数据多了也不怕,能灵活调速,丢包率还低。你在发图、开直播或者视频通话时,网络不会忽然“掉链子”,这个功能说实话还挺贴心的。
像快速 HARQ、缩短TTI这些词听起来挺技术,但你可以理解为“传错了也能立马改”,而且修错效率还挺高,不用老是依赖核心网来做事,延迟低了不止一星半点。
协议层也有些变化,Node B(也就是基站
Access
0
202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