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ELECT子句中使用聚合函数可以运算,结果将作为新列显示在结果集中。聚合表达式可以包含列名、常量以及由运算符连接的函数。
SELECT子句中的聚合
相关推荐
Oracle SQL性能优化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
在写 SQL 语句时,是针对 Oracle 数据库,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来代表所有列。因为 Oracle 在执行时,会查询数据库字典,找出所有的列名,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性能开销。如果你知道需要哪些列,可以直接列出这些列的名称,这样会更高效。比起使用*,显式列出列名能避免 Oracle 做额外的查询,减少资源消耗。哦,尤其是在多表查询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这样能让查询更加清晰且高效。
Oracle
0
2025-06-25
SQL语句教程如何在SELECT子句中使用DISTINCT短语
在SQL查询中,使用DISTINCT关键词可以帮助消除结果集中的重复行。以SC表为例,其包含学生学号(Sno)、课程编号(Cno)和成绩(Grade)的数据。下面是一个示例:SELECT DISTINCT Sno, Cno, Grade FROM SC;
SQLServer
11
2024-08-25
SQL Server 2008基础教程优化在SELECT语句中使用聚合函数
在SQL Server 2008的学习中,优化在SELECT语句中使用聚合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点。
SQLServer
12
2024-08-01
Oracle SQL 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用法
FROM 子句里的子查询,用得顺手是真的能省不少事。你像查员工信息这种需求,直接在 FROM 里嵌个按部门分组的平均工资子查询,逻辑就清晰多了。要注意一点,FROM 里的子查询一定得起个别名,不然 Oracle 会报错,挺严格的。你可以参考这个例子,思路还蛮实用的:
SELECT employee_id, first_name, last_name, d.avgsal
FROM employees,
(SELECT department_id, AVG(salary) avgsal FROM employees GROUP BY department_id) d
WHERE empl
Oracle
0
2025-06-23
多表查询中的SELECT子句-SQL基础
多表查询里的 SELECT 子句,其实用法和单表时候差不多。都是用来挑选你想要展示的列。嗯,不过多个表一掺和,有些细节就得注意了,比如列名重复的问题。这时候就得上表名.列名这一招了,比如Students.Sno,一看就知道你是想要 Students 表里的学号。还有个偷懒办法,用Students.*直接把这张表的所有列都拉过来,挺方便的。
SQLServer
0
2025-06-15
WHERE子句中IN操作符的使用:优化范围查询
语法:
SELECT 列1, 列2, ...FROM 表名WHERE 字段x IN (值1, 值2, 值3...)
用法:
IN操作符用于检查某个字段的值是否与指定的一系列值匹配。与逐个比较多个OR条件相比,使用IN可以简化范围查询并提高效率。
示例:
SELECT * FROM subject WHERE ClassHour IN (100, 110, 120);
该查询将返回ClassHour列值为100、110或120的所有行,这比以下查询更加简洁高效:
SELECT * FROM subject WHERE ClassHour = 100 OR ClassHour = 110 OR C
MySQL
13
2024-05-31
SQL语句优化WHERE子句中连接顺序的最佳实践
ORACLE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解析WHERE子句,因此在编写SQL查询时,务必将表之间的连接条件放置在其他WHERE条件之前。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过滤掉最大数量记录的条件,将其置于WHERE子句的末尾,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查询效率。例如,在选择员工工资高于50000且职位为经理的记录时,最好先过滤掉符合特定经理条件的记录。
SQLServer
15
2024-07-26
ORACLE SQL性能优化优化WHERE子句中的连接顺序
ORACLE在处理WHERE子句时,采用自下而上的解析顺序。为了提升查询效率,应将具有过滤条件的表放在WHERE子句的末尾,以最小化返回行数可能最少的表。例如,当查询涉及多个表时,应优先放置选择性高的条件,如:select * from emp e,dept d where e.deptno =30 and d.deptno > 10;
Oracle
17
2024-08-11
INTO 子句:使用 SELECT 语句查询并插入记录
INTO 子句允许你在查询数据时创建一张新表,并直接将查询结果插入其中。这在临时备份数据或生成新表时非常有用。
Access
18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