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测量
当前话题为您枚举了最新的 高程测量。在这里,您可以轻松访问广泛的教程、示例代码和实用工具,帮助您有效地学习和应用这些核心编程技术。查看页面下方的资源列表,快速下载您需要的资料。我们的资源覆盖从基础到高级的各种主题,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高程变化范围
亮显的片 2、3、4 为匹配片,其高程从最低 27.07 变为最高 76.17。
算法与数据结构
17
2024-05-26
GIS洼地贡献区最低高程计算方法
洼地的贡献区域怎么快速算最低高程?GIS 里的zonal statistic功能就挺适合。你只要把洼地贡献区域作为统计分区,再配个DEM图层当成值栅格,接下来选择统计类型,比如minimum。这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用写复杂脚本也能搞定,输出也规整。
用zonal statistics最省事的方式,就是直接选洼地边界当区域图层,配合高程图(比如dem.tif),统计项里点minimum。系统自动帮你算每个洼地的最低点高程,还能额外选mean、max、range等一堆参数,灵活。
输出结果你可以保存成zonalmin.tif,后续接别的,比如判断积水点,或者规划排水通道都方便。如果你用的是
统计分析
0
2025-06-30
测量调整初探
《测量调整初探》为职业教育教材,探讨了误差理论及其在测量调整中的应用准则,条件调整原理,以及方程组的构建和求解过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
11
2024-07-21
GPS-RTK高程精度统计分析
如果你在做 RTK 高程测量,是在工程项目中,会需要对高程精度做个详细的统计。文章通过一个实际的工程案例,对 1506 个点的 GPS-RTK 高程数据与水准高程进行了比较。统计结果挺有意思的,一般条件下,RTK 高程的精度是 4cm,还是蛮精准的。嗯,这个能帮你了解在不同地面和观测条件下,RTK 高程的表现。
你可以根据这个案例来参考实际操作中的精度要求,避免过于理想化的预期。如果你对高程有兴趣,文中提到的其他相关资源也挺有的,比如 GIS 在洼地最低高程计算方面的应用,也有关于 MATLAB 高程的实现方法,推荐一起看看。
统计分析
0
2025-07-01
基于元组Cell数据的高程分析与Matlab实现
基于元组Cell数据的高程分析与Matlab实现
针对以元组Cell形式存储的高程数据,可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相对高程,并利用Matlab进行高效实现。
1. 基于最小值的相对高程计算
查找数据集中每个元组的最小高程值。
将每个元组中的高程值减去对应的最小值,得到相对高程。
将计算得到的相对高程存储为新的字段,方便后续分析。
2. 基于众数的相对高程计算
确定数据集中每个元组的众数高程值。
将每个元组中的高程值减去对应的众数,得到相对高程。
3. 基于直方图统计的相对高程计算
对数据集中的高程值进行直方图统计,并设置合适的间距。
根据直方图的分布特征,确定参考高程值。
将每个元组中的高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
11
2024-05-19
Simulink仿真功率测量
Matlab仿真中,通过Simulink进行功率、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测量。
Matlab
14
2024-07-25
MATLAB开发数字高程模型8连通邻域曲率计算
在MATLAB开发中,计算数字高程模型(DEM)的8连通邻域曲率是常见的任务。曲率是描述地形起伏变化的重要参数,通常用于地形分析和特征提取。以下是计算8连通邻域曲率的基本步骤:
获取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通常以矩阵形式表示。
定义邻域:8连通邻域指的是每个像素周围的8个邻居。
计算每个像素点的曲率:利用二阶差分计算法,结合相邻像素点的高程值来估算曲率。
结果分析:生成曲率图,分析地形变化。
通过以上步骤,MATLAB能够有效地计算和可视化DEM数据的8连通邻域曲率,用于地形分析、洪水模拟等多种应用。
Matlab
6
2024-11-06
基于SRTM的全球250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
该数据集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分辨率为250米。数据源于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SRTM),经过处理和校正,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数据集可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评估、水文模拟、城市规划等领域,为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算法与数据结构
13
2024-06-30
Matlab开发重力测量案例研究
利用Matlab及其工具箱进行科学成像案例研究,探索重力测量的应用。
Matlab
16
2024-08-22
快速掘进工作面煤层底板高程动态预测的研究试验
为了实现快速掘进,必须构建高精度的掘进前方二维地质模型。本研究以沁水煤田某矿区XY-S工作面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数据,结合巷道掘进中实测的煤层底板高程信息,动态更新三维地震速度场,精确预测掘进前方煤层底板的高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时更新煤层底板高程,更新地质剖面,掘进前方预测误差逐步减小,特别是在实测点前方25 m和50 m范围内,预测精度显著提高,最小绝对误差分别为0.2 m和0.45 m。未来若能增加实测数据密度和均匀性,预测精度将进一步提升,为快速掘进提供更精确的导航数据。
统计分析
9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