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3算法优缺点分析及其应用实践
ID3算法具备理论清晰、方法简单和学习能力强的优点。然而,它仅适用于分类属性数据,无法处理连续型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生成过多小的子集,导致统计特征不充分。此外,ID3算法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多分枝的属性,可能导致过度拟合的问题。
算法与数据结构
5
2024-09-14
ID3算法决策树程序实现
ID3算法决策树根结点穿衣指数正例:4,5,16,17,18,20。反例:6,7,8,9,12,13,19。温度正例:14,15。反例:1,2,3,10,11。风力正例:8。反例:9。湿度正例:1,2,3,10,11,14,15。
数据挖掘
17
2024-04-29
ID3算法C程序实现与优化
ID3算法C程序实现与优化
小组成员:* 何冬蕾 1011200136* 潘荣翠 1011200132* 李燕清 1011200128* 余燕梅 1011200135* 龙兴媚 1011200130
数据挖掘
17
2024-05-20
基于粗集理论的ID3算法优化研究
粗集理论的熵计算方法,拿来优化 ID3 决策树,还挺有意思的。原本 ID3 就已经在分类问题里表现不错了,用了粗集后,模糊数据也不慌,尤其适合那种信息不全或带点噪声的情况。你做数据挖掘或者机器学习的,应该知道那种感觉。
ID3 算法的核心是靠信息增益来选分支,也就是谁最能“解释”数据就用谁。传统算法是用信息熵,粗集这边搞了一套更灵活的熵计算方式,注重属性值的不确定性。这么搞一通,结果就是:决策树更稳,分类也更准。
还有个挺重要的点就是属性约简。你知道的,决策树越深越复杂,不光跑得慢还容易过拟合。粗集里搞属性约简,等于是把不重要的特征干掉,留下“核心资产”,这样树更精炼,模型泛化能力也提升不少。
数据挖掘
0
2025-06-23
ID3算法信息增益与分裂优化研究
ID3 算法的决策树研究还挺有意思的,尤其是这篇文章,讲得清楚不啰嗦。它一上来就把信息增益的核心思路说透了,还了 ID3 常见的几个坑,比如多值偏向、不了连续数据这些问题。你要是做分类模型,用得多的话,这些点都挺关键。
多值偏向性确实烦人,ID3 一看到取值多的属性就两眼放光,结果经常选错“老大”。文章里提了个优化策略,加入分支信息熵,这样可以看每个分支的“杂乱程度”,更靠谱地选属性,思路还不错。
还有一个点我觉得挺实用的——它说到用属性权重来引导决策树分裂。这就像你写前端时给关键组件加z-index优先展示,谁重要谁先来,挺符合实际情况的。
而且它不是光讲原理,还真写了程序,做了优化前后的对
数据挖掘
0
2025-06-24
大数据技术在课程项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梁亚澜,李杰,钮鑫涛等人在Hadoop平台上研究了覆盖表生成遗传算法参数配置的启发式演化工具。李袁奎,刘文杰,王姜使用Mapreduce框架进行了软件代码分析。黄刚,陈光鹏探讨了基于MapReduce的频繁闭项集挖掘算法及其实现。王苏琦,金龑等人提出了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并行化算法。胡昊然,冯子陵等研究了面向新浪微博的关注推荐系统。段轶进行了Netflix电影数据聚类分析。孙道平提出了基于MapReduce的数据关联分析。刘敏,刘振兴,鲁林开发了NBA球员数据分析工具。刘正,朱小虎等研究了基于MapReduce的社会网络分析算法并行化。王尧,苏宗轩,张林,陈运海小组利用MapReduce分析了小
数据挖掘
8
2024-10-22
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分析ID3算法探索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新颖、潜在有用且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过程。简单来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知识。并非所有信息发现任务都被视为数据挖掘,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个别记录或通过因特网搜索引擎查找特定Web页面,这些属于信息检索领域的任务。尽管如此,数据挖掘技术已用于增强信息检索系统的能力。
数据挖掘
16
2024-08-09
ID3算法的C语言实现
数据挖掘中ID3算法的C语言实现非常详细,展示了其优秀的特性。
SQLServer
16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