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的绩效评价方法,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适合做 KPI 考核或指标体系搭建的场景用。嗯,用统计工具来权重主观性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你要是之前用过层次法(AHP),应该知道手工定权那块其实挺难搞,容易带偏结果。这套方法就聪明多了,直接用因子来分组,载荷值一算,权重就有了,自动的,客观还靠谱。
SPSS 的因子工具用得还挺顺手的,导入数据后点几下就能出结果。就算你不太熟统计,看着那个因子载荷矩阵也能明白每项指标跟主因子的关系。权重怎么算?其实就按载荷值走,权重越大影响越大,直观。比如员工考核里,工作效率在“执行能力”上的载荷是 0.8,那基本可以排头等舱了。
还有个小建议,因子出来的结果有时候名字不太直观,你可以结合实际业务给因子起个更贴切的名,比如“人际能力”、“问题能力”这种,读起来顺点儿。要不然一堆 F1、F2 看着挺晕的。
相关资源我也顺手贴一下:SPSS 因子应用这篇挺基础的,新手可以先过一遍;聚类 vs 因子这篇可以让你搞清楚这俩兄弟谁适合啥场景。
如果你正好在搭绩效评价模型,或者在想怎么让评分更客观,不妨试试这种基于统计的方式,省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