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做矿山开采相关的工作,是关注工作面矿压变化和支架适应性的研究,这篇《三交河矿 2-512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会有用。文章通过矿压监测站数据,揭示了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及应力分布,还统计了支架在回采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力学状态,像初撑力、工作阻力和末阻力的变化。如果你想知道如何优化支架管理或者怎么应对矿压突变的问题,这篇研究会给你多启发。是,文章明确指出了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的具体数值,了不少实际的操作经验哦。
三交河矿2-512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与支架适应性研究
相关推荐
典型三软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案例研究
三软煤层受复杂成煤地质因素影响,煤层顶板不稳定,易冒落,难以控制,经常发生冒顶事故。为实现三软煤层工作面的安全高效,以典型三软煤层工作面为例,利用液压支架的矿压观测实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液压支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统计分析
7
2024-10-27
深孔注浆加固技术在松软煤层大采高工作面中的应用
深孔注浆的加固方案,真的是煤矿采高作业里的一个实用利器。长平矿的现场试验挺有意思,他们不是凭感觉来注浆,而是专门挑了一个叫“超前支承压力弹性增强阶段”的时间点下手。听着拗口,但其实就是说,在煤层还没完全松的时候就先把浆打进去,能更稳住煤壁,避免后续片帮和冒顶。
合理注浆范围控制在工作面前方 30~40m,压力控制在10~12MPa,听着像是参数死板?其实还蛮灵活的,按现场煤体状况微调就行。嗯,这种预应力的思路,对那种节理裂隙发育的松软煤层,真的挺管用。
再提一句封孔和堵漏这块,他们也不是直接就封,而是边注边观察压力回弹,再来判断堵得怎么样。还统计了注浆前后的煤壁稳定数据,结果也还不错,片帮的情
统计分析
0
2025-06-29
鹤壁三矿瓦斯分布规律分析
统计分析了鹤壁三矿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并研究了瓦斯赋存和运移的地质条件。研究结果揭示了影响瓦斯分布的地质规律,对矿井通风设计和采掘布置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瓦斯防治措施。
统计分析
16
2024-07-17
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基于对煤壁片帮基本形式的统计分析,采用数值分析软件研究了工作面机采高度、端面距、支架工作阻力等因素对煤壁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控制参数和结论。
统计分析
8
2024-07-12
四柱液压支架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针对口孜东矿121302工作面使用的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适应性较差问题,详细统计分析了矿压和支架受力特点。基于平面杆系建立了支架的力学模型,推导出支架极限外载荷大小和分布区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支架外载荷需与顶梁和底座合力相匹配,否则支架将无法保持稳定状态。根据前后排立柱的工作阻力和拉力分布,划分了五个区域,并分析了工作阻力分配比例及摩擦因数对支架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调整立柱工作阻力分配比例和优化中缸环形面积可以显著提高支架的适应性。
统计分析
9
2024-08-31
平煤十二矿瓦斯突出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
平煤十二矿的瓦斯突出分布规律研究,是个你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功夫整理的数据资源。用了瓦斯地质理论,还把突出区域细分得挺清楚:己六采区、-350—-600m底板标高区,和三水平深部。每个区域对应的主控因素也讲得蛮到位,比如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埋深变化这些,都影响了瓦斯突出的分布。
如果你正好在做矿井瓦斯防治相关的项目,这篇文章能帮你节省不少摸索时间。还有,里面的方法挺值得借鉴的,适合做类似数据建模或地质图层的场景。
而且它列了一堆相关链接,像是剪切影响、模拟实验、临界值预测这些内容,也蛮实用。嗯,有点像给你打好地基,你直接往上建模。
建议你通读一遍原文,根据你研究区域的地质特征,试试套用下它的逻辑
统计分析
0
2025-06-17
煤矿矿震的分类及震动波传播规律研究
针对煤矿矿震分类缺乏定量化指标、矿震传播规律不明确、危险性矿震难以识别等问题,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方法,对煤矿矿震进行了分类。通过UDEC数值模拟模拟了震动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过程,并结合微震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矿震震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峰值速度和震动波能量的衰减规律,初步探讨了危险性矿震的判别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煤矿矿震可分为采动破裂型、巨厚覆岩型和高能矿震型3种,其中高能矿震型可进一步分为煤体内爆型、顶板失稳型和断层活化型。根据矿震对井下人员或设备造成的影响,可将矿震分为正常矿震和危险性矿震两大类。矿震震动波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煤岩体中,不连续面对震动波传播起着显著作
统计分析
10
2024-08-30
中梁山南矿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中梁山南矿煤与瓦斯突出问题严重。基于该矿瓦斯地质实测数据,结合区域及井田构造演化规律,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主控因素。
研究表明,中梁山南矿煤与瓦斯突出以中小型和倾出为主,突出强度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突出多发生于石门及工作面平巷,断层影响带为突出易发区域,其中K1、K10煤层突出最为严重,西翼煤层亦具有较高突出危险性。
通过分析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厚及其变化、软分层、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发现断层构造和煤层厚度及其变化是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控制因素。
统计分析
14
2024-06-21
综掘工作面粉尘扩散规律与通风优化研究
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问题,一直挺让人头疼的。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颗粒运移路径这些东西,光靠感觉还真不靠谱。这个研究就比较细,专门了割煤高度、司机位置这些关键变量对粉尘浓度的影响,还摸清了横纵断面上粉尘的扩散方式。
割顶煤的时候粉尘最大,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但研究里提到“三区”分布不均,除尘点位布设得更讲究点效果会好多。再加上呼吸性粉尘比例高、沉降又慢,不搞点策略真的是白防护。
后面还提了些挺实用的建议,比如根据粉尘扩散路径来布设风流方向,或是针对司机位置加装局部通风装置。如果你刚好在做工作面通风优化,或者在整除尘系统,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入门级的参考底稿,少走不少弯路。
想再延伸下去的,可以看看下面这些
统计分析
0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