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的机器学习资源里,数据预和评分卡建模是两大重点。你要是做风控建模或者信用评分,里面的东西真的挺实用。Jupyter 写的教程也不少,像怎么清洗数据、怎么用逻辑回归
建评分卡模型,都讲得蛮细。配套数据集和代码直接就能上手,响应也快,结构也清晰。整体更偏实战,不是那种空讲概念的套路。还有些配套阅读链接,扩展一下也不错。
Python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与评分卡建模
相关推荐
机器学习与单车数据集的数据预处理、聚类及回归分析
随着数据科学的发展,机器学习在处理单车数据集时,通过数据预处理、聚类分析和回归模型,帮助揭示数据中的潜在模式和趋势。
数据挖掘
8
2024-10-11
The Manifold Ways of Perception感知建模与机器学习
《The manifold ways of perception》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书,讲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尤其是关于大脑如何这些不断变化的信息。作者通过数学模型和认知科学的理论,试图解答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大脑如何从这些不断变化的感官输入中感知到恒定的世界。你会看到多与人类视觉、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如果你对这些技术或者哲学感兴趣,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6-25
Python 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指南
CSDN 是业界领先的中文 IT 交流平台,涵盖技术博客、问题解答、培训课程、论坛讨论和资源下载。在这里,您能找到专业且优质的 IT 技术资源。
Hadoop
17
2024-05-20
评分卡建模逻辑回归+WOE编码
评分卡建模的项目,蛮适合做风控系统的同学练手用的。像信用风险、用户流失、收入预估这些,都可以通过评分卡模型来量化,用起来挺有实感的。建模过程一般从数据预、分箱、WOE 编码到逻辑回归,流程清晰,结果也容易解释,比较适合业务落地。
综合信用评分里的“鹏元 800”,其实就是一个代表信用风险的评分体系。从 320 分到 800 分分 6 级,分数越高代表违约概率越低。听起来挺像高考分数对吧?但实际它背后跑的是一套模型,拿历史信用数据预测你未来违约的几率。
建模常用的工具嘛,Python、SAS、R 都比较主流,像用 scorecardpy 这个包就能快速搭个评分卡出来。你也可以手撸逻辑回归,再套上
统计分析
0
2025-06-29
Python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进阶实战教程
进阶点子的 Python 项目挺难找的,但这份资源还蛮全的,尤其适合做完基础课程后想练练手的你。里面有K-Means聚类、Apriori、FP-Growth这些经典算法的实战应用,不只是讲原理,案例也跟得上,比如怎么用聚类算法给客户打标签,或者用关联搞课程推荐。讲到聚类,用的就是比较常见的K-Means,实现方式还挺清爽,Python写的,逻辑也简单。你要是还想了解不同语言实现,文末给了MATLAB和Java版本的参考链接,扩展性不错。再比如关联部分,除了讲了常见的Apriori,也有对比FP-Growth,用来优化课程推荐,还带了一个超市商品摆放调整的练习题,比较接地气,适合直接拿来练。哦对
数据挖掘
0
2025-06-15
SAS信用风险评分卡建模指南
为评分卡和相关模型构建提供详细说明,辅以完整的SAS宏代码,实用且易于理解。
数据挖掘
20
2024-04-29
Python机器学习数字识别数据生成
机器学习数字识别数据生成工具,挺适合需要快速生成手写数字数据集的小伙伴。它的功能是基于 Python,能轻松生成 MNIST 数据集一样的数字图像,你在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时快速拿到数据,省去手动采集的麻烦。而且代码结构简单,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说,使用起来蛮方便的,节省了不少时间。如果你是做数字识别的研究或者项目,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工具。
相关文章中也提到了不少机器学习相关的实用资源,像是 PCA、LDA 这些算法,甚至有 MATLAB 实现的人脸识别和手写数字识别,内容都挺不错的。你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探索,获取更多的数据和算法实现素材。整体来说,这些资源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你大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7-02
矩阵学习与机器学习衔接
吴恩达矩阵学习是针对机器学习所设计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线性代数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进而理解更复杂的机器学习概念。
算法与数据结构
12
2024-05-01
R语言信用卡违约率建模九种机器学习方法实现
信用卡违约率的建模其实挺有意思的,用 R 来搞机器学习也比你想象的要顺手多了。文档里用到了九种算法,像KNN、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神经网络这些常见方法都一网打尽。数据集是比较经典的defaultofcreditcardclientsDataSet,3 万条记录,24 个特征变量,像信用额度、婚姻状况、过去六个月的还款记录都有,挺适合练手的。而且每种方法都配了 R 的实现代码,思路也清晰,像逻辑回归用glm(),决策树用rpart,你基本照着写就能跑。响应变量是个二分类,起来不复杂。有意思的是还讲了一下怎么调参,比如用AUC、F1 分数这些指标来评估模型表现,调起来更有方向。不仅代码写得规范,也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