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树的生成讲的是怎么一步步长出那棵“聪明”的树。节点分裂挺关键,选错了方向,模型就学偏了。这里还提到了剪枝,嗯,就是砍掉一些“没啥用”的分支,让树别长得太复杂。要是你在做回归、接触CART模型,那这篇算是个不错的补充。里面的资源也比较实用,像C++实现、MATLAB 噪声工具、还有剪枝策略的,能帮你快速理解每一步的来龙去脉。
CART回归树生成与剪枝分析04
相关推荐
CART分类回归树C++实现
C++写的CART 分类和回归树实现,结构清晰、代码不啰嗦,挺适合拿来学习算法或者搞个项目原型的。
源码目录规整,数据格式要求也不复杂。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都用一种类似label feature:value的方式,特征值如果是 0 就干脆不写,省空间也快不少。嗯,挺合理。
标签从 1 开始编号,比如 4 类问题,就用 1、2、3、4。特征 ID 也得升序排,像1:0.3 3:0.5 7:0.1这样,不然读取会出问题。适合你自己生成数据喂模型,也方便测试。
回归和分类都能搞定,写法偏底层,适合熟悉算法逻辑。你想看 C++里怎么实现二叉树分裂、Gini 系数这些,那这套代码还挺不错的。
还有几个相
数据挖掘
0
2025-06-16
CART分类回归树数据挖掘讲义
C&RT 分类回归树挺好用的,尤其适合需要快速构建决策树模型的场景。通过不断地分裂数据集,C&RT 可以实现分类或回归任务,效果蛮不错的。适合那些在数据集比较大、特征较多的情况下做特征选择和预测的任务。你可以用它来做一些比如客户分类、价格预测这类应用。嗯,代码也相对简单,不会有大的学习曲线,比较适合入门者。要注意的是,C&RT 对数据的噪声敏感,需要做一定的预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Oracle
0
2025-06-24
论文研究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的汉语韵律短语边界识别
说到 K-means 聚类,你一定知道它在数据挖掘中的重要性。可是,K-means 需要人工设定聚类个数,这点真的挺麻烦的,尤其是对大数据集来说,容易陷入局部极优。那如果有个办法能自动这个问题呢?好消息是,基于最近共享邻近节点的 K-means 聚类算法(KSNN)就能做到这一点!它通过搜索数据集的中心点,自动确定聚类个数,而且在全局收敛性上比传统的 K-means 要好得多,效果还不错哦。实验证明,KSNN在多算法中表现最好,比如 K-means、粒子群 K-means(PSO)和多中心聚类算法(MCA)都不如它!你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章,了解更多关于 K-means 算法以及其他聚类技术的应用
数据挖掘
0
2025-07-02
决策树后剪枝算法研究
决策树的后剪枝算法,挺实用的一招,尤其是你在模型训练后精度高、但上线后却效果一般的时候。简单说,后剪枝就是先把树长大,再砍掉一些没啥用的分支,防止模型学得太细,过拟合。剪枝策略里,像规则精度这种方式,逻辑比较直接,就是看看剪了之后对结果影响大不大。没太大影响的就删掉,干脆利落。推荐你看看《基于规则精度的决策树剪枝策略》,思路蛮清晰。如果你还在用 ID3、C4.5 或 C5.0 算法,嗯,这些算法的剪枝方式也略有不同。比如C5.0自带的后剪枝策略就还不错,细节上有不少优化,可以参考这篇实战教程。另外,用 MATLAB 搭建实验环境也挺方便的,推荐入门的话看看《决策树算法 Matlab 入门示例》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6-25
基于规则精度的决策树剪枝策略
规则2和规则4展现出100%的精度,表明它们在训练数据上具有极高的准确性。然而,在决策树算法中,追求过高的训练精度可能导致过拟合现象,即模型对训练数据过度适应,而对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剪枝法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以规则修剪为例,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剪枝策略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下表列出了不同剪枝方案的精度变化:
| 剪枝方案 | 分类正确的数目 | 分类错误的数目 | 精度 ||---|---|---|---|| 去掉A | 5 | 3 | 5/8 || 去掉B | 3 | 4 | 3/7 || 去掉C | 3 | 2 | 3/5 || 去掉AB | 4 | 0
数据挖掘
16
2024-05-19
最小生成树的讨论与实现分析
讨论最小生成树的概念及其应用,详细解析普里姆算法和克鲁斯卡尔算法的思路、图解以及代码实现。案例分析和总结涵盖了数据结构A课程的讨论课题目,为读者提供直接可运行的代码资源。
算法与数据结构
15
2024-07-18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估计水平均值:ȳi = μ, i = 1, 2, ..., r
估计主效应:yi - y, i = 1, 2, ..., r
估计误差方差:MS. = S^2 / r
统计分析
16
2024-05-15
属性选择CART决策树优化方法与实践第四章PPT
属性选择是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决策树算法中。对于 CART 分类树的属性选择,方法因属性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分类型属性需要将多个类别合并成两个类别进行,而数值型属性则通过按升序排序选择分裂点。这个过程不仅能优化模型的预测效果,还能提升模型的效率。你如果正在做决策树模型的优化,学习这部分内容绝对能帮你提升数据的能力。尤其是对 Gini 系数的运用,能帮你选择最优的分裂点哦。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6-25
回归分析
一元和二元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建立、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
参数置信区间
函数值点估计与置信区间
Y值点预测与预测区间
可化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例子
统计分析
23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