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判别函数利用输入特征的线性组合构建决策边界。以二分类为例,判别函数 g(x) 若大于零,则样本 x 属于类别 C1;反之,若 g(x) 小于零,则样本 x 属于类别 C2。g(x)=0 定义了特征空间中的决策面,用于区分不同类别。
线性判别函数与决策边界
相关推荐
超平面几何性质与判别函数解析
3、超平面的几何性质
Ω1 和 Ω2 分别表示两类样本的区域。对于判别函数 g(x),当 g(x) > 0 时,样本点属于 Ω1 类;当 g(x) < 0> 时,样本点属于 Ω2 类。超平面的几何性质决定了分类的边界,并影响判别函数的值域。
Matlab
7
2024-11-06
线性判别分析概念和应用
本资源讲解判别分析概念、Fisher线性判别,并提供相关算例。
统计分析
12
2024-05-12
基于Fisher线性判别的人脸识别系统
这是一个完整的人脸识别系统,使用Matlab编写,基于Fisher线性判别算法。
Matlab
12
2024-07-30
共轭双线性函数与 Hermite 型
共轭双线性函数与 Hermite 型
本节推广了双线性函数的概念。设 f (α, β) 是 n 维复线性空间 V 上的二元函数。如果对任意向量 α,β,α₁,α₂,β₁,β₂ ∈ V,以及任意复数 λ₁,λ₂,μ₁,μ₂ ∈ C,均有:
f(λ₁α₁ + λ₂α₂, β) = λ₁ f(α₁, β) + λ₂ f(α₂, β) (9.4.1)
f(α, μ₁β₁ + μ₂β₂) = μ₁ f(α, β₁) + μ₂ f(α, β₂) (9.4.2)
其中 μ 表示复数 μ 的共轭复数,则二元函数 f (α, β) 称为共轭双线性的。
共轭双线性函数的性质
命题 9.4.1 设 f (α,
算法与数据结构
13
2024-05-27
线性判别分析模型预测结果详解-TinyXML指南[中文]
详细讲解了图9.14中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该模型的运作原理及其在TinyXML中的应用。
算法与数据结构
13
2024-07-25
线性判别分析LDA多分类实现及R语言代码
线性判别(LDA)挺常用的,适合用来做多分类任务。如果你想搞清楚怎么用它来分类数据,LDA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简单来说,它通过寻找不同类别之间的最大差异来进行分类。你可以理解为,它会优化一些系数,让数据的分类效果最好。,LDA 还是有些假设条件,比如数据得符合正态分布,且同类数据的方差差不多。如果你在用 R 语言,LDA 的实现也蛮。可以通过一些经典的例子,比如鸢尾花数据集,来快速上手。R 语言里的实现方式和理论结合起来,用起来方便,能帮你快速掌握 LDA 的核心思想。不过有个小提醒,LDA 对数据的预要求也不小。你需要把数据先进行标准化,再输入 LDA 模型,这样能让结果更加准确。如果你需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7-02
线性回归与决策树在预测建模中的对比研究
数据挖掘中,预测建模是一种分析多个自变量或预测变量与一个响应或因变量之间数学相关性的技术。在机器学习中,决策树用于分类和回归目的,分类树称为CART模型,而回归树用于预测。聚焦于比较线性回归和回归树的概念及其在UCI数据集上的应用。研究发现,决策树相比线性回归在预测建模中表现更优,特别是在最小均方误差的选择上。
数据挖掘
13
2024-07-18
优化决策边界的二类分类器开发MATLAB应用
判别函数是模式识别中用于分隔不同类别的重要统计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基于已知类别的均值和协方差,适用于参数方法。在此情境下,选择了两个不同的类别,以获取它们之间最优决策边界。这些类别包括双变量和单变量情形。这种分类器被称为二类分类器。分类器的简化形式涵盖三种情况:情况1:特征向量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协方差矩阵为对角矩阵,样本分布于球形簇中。情况2:特征向量在统计上相关,但两个类别的协方差矩阵相同,样本分布于相等大小的唇形簇中。情况3:最优决策边界为二次形式。若要使用此GUI,请先解压文件夹,并将MATLAB的当前目录设置为该文件夹。然后,在MATLAB命令行中输入判别式,并按ENTER以打开GUI。
Matlab
11
2024-09-28
MALTABLE求线性回归函数
MALTABLE 求线性函数其实就是用 MATLAB 来做数据,挺,尤其对于想快速找到数据关系的你。通过它的polyfit函数,可以轻松地求解线性回归方程,从而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像这种二维数据的拟合,斜率和截距就能给直接的结果。比如,给你一组 x 和 y 值,MATLAB 帮你算出来一个线性函数,下一步你就可以用这个模型去预测未来的数据了。它的使用不复杂,只要掌握了polyfit函数,其他的进阶内容也是容易理解的。嗯,数据这个过程其实蛮实用的,尤其是在实际项目中,能帮你快速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其实你可以从本篇的例子入手,动手试试,看看实际数据拟合的效果。
数据挖掘
0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