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了 2011 年 7 月 29 日至 31 日和 8 月 27 日至 29 日沈阳两次降水过程的能见度变化特征。 7 月 29 日至 31 日降水以短时强降水为主,而 8 月 27 日至 29 日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两次降水过程初期,降水对颗粒物清除效果显著,能见度提升;后期随着降水强度增加,能见度反而下降。7 月 29 日 00 时至 31 日 23 时期间,降水过程使得颗粒物质量浓度一度降至 5μg·m-3 左右。研究还分析了能见度与降水强度、PM10、PM2.5、PM1.0 质量浓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沈阳两次降水过程能见度变化分析(2014)
相关推荐
自动化能见度监测系统与传统人工观测的比较分析
在现代气象科学中,能见度的准确监测对于航空、航海和交通安全至关重要。通常使用气象光学视程(MOR)来描述在特定天气条件下,人眼能够辨认的最大目标物体距离。能见度的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人工观测和自动化系统两种。尽管我国气象台站主要采用人工观测,但其存在主观性问题,如观测者的个人感觉和解释能力可能导致结果不一致。为解决这些问题,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如芬兰VAISALA公司的MITRAS大气透射仪,通过测量大气透明度计算能见度,具有客观性和连续性优势,尤其在低能见度条件下表现更佳。研究发现,在能见度较差时,自动化系统与人工观测记录的吻合度较高,数据更客观,更具代表性。但在能见度良好时,自动化系统记录可能
统计分析
10
2024-08-22
Matlab北极海冰变化可视化分析
黑色背景的北极海冰动态地图,用Matlab做的,还挺有意思。可以一键播放历年数据,自动生成对比图。那种海冰面积一点点缩小的过程,看着直观又震撼。地图的交互不复杂,点一点时间轴就能切换年份,响应也快,适合拿来做个小型展示或教学演示。
北极放大的机制讲得也挺清楚。你看冰川能反射大部分阳光,海水却吸热,这种正反馈效应,做得好一点,能当作讲气候变化的可视化教材。用的全是公开数据,2012 年和 1980 年的海冰面积对比有参考价值。
UI 风格偏简洁路线,主要靠图像变化说话,没有太花哨的控件。逻辑清晰,脚本组织得也还行,用subplot拼图展示挺方便。如果你平时在做气候类、环境类课题,或者教学生气候变
Matlab
0
2025-07-01
BOF-LF-CSP工艺低碳铝镇静钢精炼过程中的夹杂物变化分析2013年
BOF-LF-CSP 工艺用于生产低碳铝镇静钢时,对夹杂物的变化重要。通过 ASPEX 扫描电镜,能看到不同阶段夹杂物的数量、成分以及尺寸分布变化。尤其是在钙前后,夹杂物的变化显著。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数量密度在喂铝后急剧增加,但在软吹阶段面积分数下降。这种钢铁制造过程中优化夹杂物控制,提升钢材质量。
这个研究的关键点是通过精细的取样和数据,发现了在不同阶段夹杂物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以钙铝酸盐和 CaS 为主的夹杂物。对于做相关钢铁生产工艺的研究或者改进工艺的工程师来说,这篇文章挺有参考价值的。
如果你正在做钢铁生产工艺的优化工作,可以看看相关的文献,了解更多夹杂物的经验。
统计分析
0
2025-06-24
杭州市临平地区2014—2018年酸雨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基于2014—2018年杭州市临平地区的降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降水的酸度(H值)、酸雨发生率以及阴阳离子的组成。研究探讨了临平地区酸雨的类型、变化规律以及季节特征变化。研究结论显示,临平地区的酸雨污染程度逐渐减轻,从重度酸雨向非酸雨区过渡。临平地区的酸雨仍主要由硫酸和硝酸控制,表现为混合型酸雨,其中冬季最为严重,春秋次之,夏季最轻。
统计分析
16
2024-08-23
甘肃高台县绿洲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分析(2014年)
利用1980-2009年的9期KATE-200和Landsat-5TM影像数据,提取了高台县绿洲空间数据,并对其面积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法确定了绿洲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结合统计资料和实地访谈调查结果,进一步剖析了绿洲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年中,高台县的绿洲面积呈现总体扩张趋势。主要驱动力包括:
人口增加:因移民带来的人口增长是绿洲扩张的核心因素之一。
科技进步:先进的农业和水资源利用技术促进了绿洲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了资源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绿洲扩张。
政策影响:政策因素对不同时期绿洲扩张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尽管驱动力因时期不同而
统计分析
13
2024-10-30
数据优化分析
优化Spark性能- 分配更多资源- 调节任务并行度- 持久化公用RDD- 广播大变量- 使用Kryo序列化
spark
18
2024-04-30
Apriori算法优化分析
Apriori算法作为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数据挖掘
12
2024-08-08
遗传算法两基因度与多基因度优化方法
两基因度和多基因度遗传算法是遗传算法的两种常见变体。两基因度算法主要用于二维问题,比如 XY 坐标系中的路径优化,适用于较情况。个体由两个基因组成(X 和 Y 坐标),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不断优化解的质量。多基因度算法则适用于更复杂的问题,的是多个相关参数的问题。与两基因度相比,它的编码更复杂,适应度函数计算也更精细,能更高维度、更复杂的优化任务。你可以在工程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你碰到多参数、多维度优化问题,不妨试试多基因度算法,它能带来更强的灵活性和问题的能力。
算法与数据结构
0
2025-07-03
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降水云系与降水量分析 (2006年)
通过统计分析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1980至1999年间5至10月不同强度降水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特征,发现降水时长与降水次数呈反比关系,降水时长越长,降水次数越少。同时,降水时长与降水量的关系呈现不规则波动,特别是2至8小时的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最大,占总雨量的66%。
统计分析
12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