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课后习题的解析,挺适合刚入门或者准备复习的人看。知识点分得比较细,比如属性分类标准化方法分箱平滑这些内容,讲得还挺明白。嗯,像Gini 值信息增益也有例子,不光是理论,实操也有着落。

知识点 1 讲属性类型时,把定性、定量的细分说得清楚,还用了奥运奖牌、衣服尺寸这些例子来带入,挺接地气。你要是准备数据预部分的面试,这块儿可以直接拿来用。

标准化方法那一块就比较实战了,像什么小数缩放最小-最大Z-score这些,有具体的数据集演示,适合用在模型训练前的清洗阶段。

再比如数据分箱和平滑,它不仅说了等宽、等频怎么分,还给了平滑方式,比如取箱内平均值边界值,你做可视化或特征工程的时候能直接参考。

几部分讲了分类 vs 预测Gini vs 信息增益,还有朴素贝叶斯的应用,都还挺实用。尤其是用 Gini 值选属性那块儿,提醒你不要只看数值大小,要看业务逻辑,比如顾客 ID虽然 Gini 值低,但其实不适合当决策节点。

如果你是搞前端可视化的,想把这些方法转成图表、流程图用 Echarts 或 D3 展示,也挺好上手的。建议你结合下面这些文章看看,有详细讲离散化、WEKA 工具啥的:

如果你最近正准备建个决策树模型或者数据的预流程,这份资料还蛮值一读的,例子多也贴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