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的数据抓取一直是个让人头大的事,尤其是 API 的限制多、返回内容也不全。但这个方案挺聪明的,API 和页面解析双管齐下,互补得刚刚好。逻辑上也得比较细,像是合理控制 API 调用频率、解析 JSON 数据这些,都做得蛮到位。
新浪微博的 API 接口确实好用,能拿到用户信息、评论、转发啥的,但受限太多,调用频率和返回条数卡得紧。方案里用了个比较巧的办法,通过程序控制调用频次,还把结果转成JSON格式去,数据结构清晰,响应也快。
页面解析这块也没落下,用爬虫去抓网页 HTML,了 API 拿不到的动态加载内容。像那些通过JavaScript渲染的评论区,API 搞不定,但页面解析就能上。就是要注意网页结构变了会翻车,爬虫要经常维护。
更妙的是,这两个技术不是各干各的,而是融合起来用。先用 API 拿一手数据,再补一手爬虫抓不到的边角料。效率高,数据也更全。蛮适合做舆情、用户行为研究之类的项目,是面对微博这种数据量大的平台。
你要是也在做社交平台的数据,或者想练练数据挖掘的实战技巧,这套方案可以参考看看。如果用得多,建议自己写个调度脚本,定时跑+异常都安排上,稳定性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