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例
MongoDB与Redis NoSQL数据库对比
NoSQL 数据库的出现,是MongoDB和Redis,是为了应对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局限,尤其是在大规模数据时的挑战。你会发现,MongoDB 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性能和扩展性,它不要求预先定义数据模型,这样就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数据,适合大站点。再说Redis,它是基于内存的存储系统,速度飞快,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比如缓存和消息队列。整体来看,MongoDB注重灵活性,Redis注重速度,这两者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你得根据项目需求来选择。嗯,想了解更多,赶紧看看文档和实践吧!
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算法最小二乘法建模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算法,挺适合做高精度测量项目时参考一下的。它用数学建模方式把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漂移问题得还挺彻底的,适合那些不想搞复杂硬件补偿的工程师。嗯,核心就靠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得到一套能实时修正输出的模型,调试方便、精度也不错。如果你也在折腾传感器输出的稳定性,这篇内容真的可以看看,顺便还附了不少 Matlab 和 Python 实现,抄起来也快。
Robomongo 1.0.3MongoDB可视化客户端
Robomongo 的 1.0.3 版还是挺香的,尤其对你常跟 MongoDB 打交道的人来说,图形化界面清爽直观,连分片、连副本集也都不在话下。SSH 和 SSL 连接方式也都支持,安全性方面不用太担心。响应还挺快,操作起来比较顺手,适合拿来做日常管理或者调试点小问题。 MongoDB 的可视化工具里,Robomongo 一直算是比较老牌的那类。之前用的是 0.8.4,那时候还有点卡,1.0.3 这个版本稳定多了,UI 也顺眼不少。你可以直接连远程的 Mongo 实例,比如云上部署的,开个ssh tunnel就搞定。 如果你团队里有用 Eclipse 的同事,也可以顺手推荐一下 MonjaD
MongoDB 3.6.16文档数据库
MongoDB 的 3.6.16 版本,挺适合在 Linux 环境里搭建一套稳定的文档数据库。数据以 JSON 格式存储,操作直观,结构灵活,是嵌套的数据结构时,真是省心不少。 分布式架构做得也蛮成熟,支持水平扩展和自动分片。你数据一多,它自己就能把压力分散出去,查询也不会慢成蜗牛。 副本集的机制也挺贴心,一个主节点挂了,其他节点马上接管,业务不中断。这点对做线上服务的你来说,妥妥的加分项。 事务支持方面,虽然是 3.6 才引入的多文档事务,但用起来还算顺手,复杂业务逻辑时更稳了。 聚合框架适合搞数据,不用额外拉出去,直接在 MongoDB 里做过滤、排序、计算,一气呵成,效率高。 还有一些性
MongoDB 4.2.7RHEL7兼容版
RHEL70 系统下跑 MongoDB 的老版本,mongodb-linux-x86_64-rhel70-4.2.7.tgz还挺稳定的。4.2.7 在功能上比 3.x 那批好不少,复制集、分片啥的都齐活,用来跑小型项目或者内网数据服务刚刚好。 压缩包安装方式,省事,不用你 apt/yum 装来装去。解压后跑个mongod就能用,配置下dbpath和logpath就 OK 了。基本就是:./mongod --dbpath /data/db --logpath /data/log/mongodb.log --fork开搞~ 还有一点比较实用,老版本对资源占用友好,适合在 RHEL7 那种偏老旧的生
RoboMongo Windows 64位图形化数据库工具
64 位 Windows 的 RoboMongo,图形界面直观,连数据库就像点外卖一样简单。支持多种格式连接,响应也快,调试起来顺手,适合你开发、测试都用上。比起命令行操作,真是轻松不少,尤其你想快速瞄一眼数据结构的时候,爽。 图形化的 MongoDB 工具里,RoboMongo 真的算是比较顺手的,UI 干净,功能也够用。除了最基础的文档浏览、查询编辑,它还支持多标签,像 IDE 一样切着看,效率高多了。 我平时开发要切环境、调数据,RoboMongo 基本是标配,切换连接蛮快的。你可以把本地、测试、线上都配好,随时点进来改点东西,不容易出错,嗯,省心。 如果你还没装 Mongo,那你可以先
MongoDB常用命令汇总
MongoDB 的常用操作整理得挺全的,适合刚上手或者偶尔忘记命令的你。文档里既有命令行的mongo-shell,也有pymongo的用法。像连接数据库、查找文档、批量删除、嵌套字段查询、统计字段数量,甚至连repair和killOp都提到了,实用性高。 连接部分用mongo --port 17380开头,简单直接,适合运维脚本里套用。文档还讲了怎么show dbs、use test_cswuyg这些基础操作,适合刚接触 Mongo 的你看看。 查找和删除的例子比较贴近实际,比如查某天的数据就能用ISODate来搞定,不会用日期也别担心,例子写得挺清楚。 还提到了怎么搞定json 嵌套结构,用
NoSQLBooster for MongoDB 5.2.8图形化管理工具
MongoDB 的图形化管理工具中,NosqlBooster 4Mongo算是蛮顺手的,是版本 5.2.8,用起来挺稳的。它的界面比较清爽,操作逻辑也比较贴合前端开发的思维方式,浏览文档、查数据都不费劲。 SQL 风格的查询构建器挺适合刚上手 MongoDB 的你,直接用 SQL 写法构建查询,省去琢磨 MQL 的麻烦。比如你想查一下用户表里的活跃用户,几行 SQL 语句搞定,响应也快。 实时数据查看器也蛮实用,像你改了点数据,立刻就能在文档里看到变化。支持 JSON 格式编辑,调试起来比较丝滑。搭配内置的脚本编辑器,写点批量更新的小脚本,体验还不错。 多服务器管理也了不少麻烦。如果你平时对接
MongoDB 2.6.3Hadoop连接驱动
如果你最近在做 MongoDB 相关的开发,是与 Hadoop 结合使用的项目,那么这个mongodb-2.6.3.jar绝对是你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它能帮你轻松地进行数据库操作,是在大数据时,效率和稳定性都挺不错。嗯,自己在做 Hadoop 项目的时候也用到过,感觉效果还蛮好的。如果你需要相关的 jar 包,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链接,你进一步优化开发环境和提升工作效率。
MongoDB TTL索引自动清理过期数据
MongoDB 的 TTL 索引功能,真的是个挺实用的宝藏功能,适合你那些有时效性的数据。比如日志、临时数据、会话这些,存着也没啥意义,还拖慢性能,直接用 TTL 让它们自动消失,干净又省心。 TTL 索引创建其实蛮。用db.collection.createIndex()就能搞定,关键是加个expireAfterSeconds参数,告诉 MongoDB 数据啥时候“到期”。比如: db.eventlog.createIndex({"lastModifiedDate":1}, {expireAfterSeconds:3600}) 这意思就是让lastModifiedDate超过一小时的记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