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挺适合做安全相关项目的朋友用。自适应机制加上人工智能那一套,能根据流量变化调整策略,检测效果还不错。你不用手动设一堆规则,模型训练完了自己就能跑。而且逻辑也清晰,像用 KDD 的数据集做训练,跑出来结果也蛮稳定的,误报率低了不少。
数据挖掘的自适应特性在入侵检测里真挺实用。举个例子,有时候黑客攻击手法一变,你预设的那套规则就失效了,但这个方法能实时新数据,自动调整检测策略,挺智能的。你可以配合一些 AI 工具或者用MATLAB
跑实验,效果还不错。
像那篇《入侵检测中的数据挖掘流程》就讲得挺细的,流程图都有,直接拿去当基础架构也可以。而且你要是对 AI 落地感兴趣,也可以看看大数据自适应教育报告那篇,思路上有借鉴价值。
顺带说一句,项目里要是用到MNIST
测试一下 AI 效果,可以参考《人工智能 MATLAB MNIST 代码实现详解》,上手快,代码也简单。
如果你在做AI+安全
类项目,可以把这套思路拿来改造一下,还挺灵活的,部署在服务器端或者网关上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