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情况,对多相合金中的颗粒状第二相进行二值化、颗粒分割、孔洞填充以及滤波等图像预处理,得到离散的多目标黑白二值图像。为了统计分析多个颗粒,提出了多目标边界追踪算法,利用八连通边界追踪得到的每个颗粒的唯一标志点及其边界的Freeman码,从而获得第二相的体积分数、周长、面积、形状因子、平均自由程等特征参数。实验结果验证,该算法在离散多目标统计中表现出了实用性和有效性。
定量金相中的多目标边界追踪与特征分析方法(2004年)
相关推荐
多目标进化优化方法综述(2017年)
详细探讨了多目标优化领域的关键内容,涵盖了NSGA2、NSGA3、MOEA等重要方法,介绍它们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和优势。
Matlab
8
2024-09-26
京津冀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特征分析
大气边界层高度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利用多个站点的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将观测值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观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白天边界层高度高于夜晚,并且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夏、冬季边界层高度高于春、秋季;冬季边界层高度有下降趋势。此外,2014年11月的统计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在300~900米之间,东南方向较高。
统计分析
8
2024-10-12
南大洋夏季气旋的统计特征分析 (2007年)
为增进对南半球夏季气旋及其爆发性气旋的理解,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1°×1°FNL格点资料,对2004至2007年三个夏季(12月、1月、2月)南大洋地区外的气旋位置及路径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发现1月份是夏季气旋和爆发性气旋发展的高峰期,55°S至70°S为气旋分布的主要区域,特别是南美洲东部和南极半岛附近。爆发性气旋更倾向于在澳大利亚大陆西南50°S至60°S生成。研究还指出随着季节变化,气旋的位置呈现向更高纬度的趋势。大多数气旋路径为东-东南方向,而爆发性气旋则通常表现为东北移动。南大洋夏季气旋平均生命周期约2至6天,水平尺度平均约1000公里,而爆发性气旋的持续时间通常更
统计分析
16
2024-08-18
黄山云海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2005年)
利用黄山气象站1956~1995年的40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黄山云海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云海与测站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黄山年平均云海出现次数为223.85次,年际差异显著,最多的年份达到370次,最少的年份仅有105次,且存在准12年周期的低频变化。每个旬内出现大于等于8成云海的日数与测站逐旬平均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89(-0.83),与逐旬平均相对湿度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0.61)。此外,黄山云海的形成通常伴随前一天或当天的降水事件。研究还统计分析了各月大于等于8成云海与风的关系。
统计分析
12
2024-07-13
近40年南澳县风力特征分析(2010年)
利用1970年至2009年南澳县气象站的风向和风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40年来南澳县的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秋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8米/秒,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8天,冬季最多,夏季最少。此外,近40年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和年大风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风日数的年内变化呈现一峰一谷的模式,以ENE风向最为频繁,其次是NNE和NE风向,偏西风最少。
统计分析
19
2024-07-16
基于GIS技术的昆明地区地貌形态特征分析(2007年)
地貌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自然地理单元的形成以及地面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本研究利用GIS图像处理技术,对昆明地区1∶2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貌特征要素,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为昆明地区的农业规划、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等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平台。
统计分析
24
2024-07-17
东亚地区南北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特征分析(2011年)
利用1953至2007年NCEP/NCAR再分析的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资料,系统分析了东亚地区南方和北方气旋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南北气旋的活动频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全球气候年代际跃变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初,北方气旋的活动频数发生了显著变化。月际分布表明,北方气旋在5月份频数最高,而南方气旋则在8月份达到峰值。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繁,呈现出蒙古国中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北部两个明显的高频中心;夏季,南方气旋则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和日本南部海面。研究还发现,南北气旋的季节变化与大气环流格局密切相关。
统计分析
20
2024-08-22
数据仓库核心特征分析
数据仓库区别于传统数据库,具备以下显著特征:
1. 面向主题:数据仓库聚焦于特定的主题领域,例如客户、产品、交易或财务等,而非具体的业务流程。
2. 数据集成:数据仓库整合来自多个异构数据源的信息,经过提取、清洗、转换和加载(ETL)过程,消除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形成高质量的数据集合。
3. 非易失性:数据仓库的数据通常以批量方式加载,并以历史快照的形式保存,不会像操作型系统那样频繁更新。
4. 时效性:数据仓库涵盖较长的时间跨度,通常为5到10年,用于支持长期趋势分析和决策。
5. 时间维度:时间是数据仓库的关键维度,数据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存储,便于进行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查询分析,揭示数据随时间
Oracle
16
2024-05-31
2013年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宏微观特征分析
利用2009年春秋季间河北省17次飞机宏观观测资料及相应的PMS云微物理探测数据,经过回放处理、筛选和计算,统计分析了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物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降水性层状云主要由Ns、Sc、As等多层云系组成,并常伴有干层结构。云底平均高度为2002米,过冷层厚度为1106米,0℃层高度为3811米。在微物理方面,云滴数浓度平均为54.6 cm-3,平均直径为8.64 μm;云粒子浓度和尺度均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此外,统计计算显示,液态水含量达到0.13 g・m-3,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水平。
统计分析
14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