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污泥的蛋白质水解研究,听着有点小众,但这篇 2006 年的文章其实挺有料。里面用了不同的固液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做实验,总结出一套比较靠谱的实验条件:1:2 的固液比、121℃ 高温、6 小时反应时间,效果还不错。

实验里还对比了盐酸石灰做催化剂,结果盐酸更胜一筹。如果你刚好在搞污泥资源化、或者做环境工程方向的蛋白质提取,这篇文章的参数设置参考价值蛮高。

顺手还找了几个跟蛋白质相关的资源,像是 iSanXoT 的定量蛋白组学流程蛋白质质谱的数据,你可以搭配着用,效率更高。

哦对了,代码方面你可以关注下 ProteinContactMap 的 MATLAB 可视化工具,在做后期数据展示的时候挺方便,尤其是折叠结构这种。

如果你对遗传算法模拟蛋白质折叠感兴趣,还可以看看 HP 模型初始化种群代码,代码结构清晰,调起来不难。

建议你蛋白质实验数据时,也多考虑下数据可视化自动化脚本的整合,效率提升真的。